實質資產是「看得見、摸得到、日常生活都能用」的實體資產,你我比較熟悉的有:基礎建設、房地產,天然資源三大類。 實質資產不但可創造「現金流」,並可同時享有「資本增值」機會,聰明理財大富翁,就從實質資產開始。
2022年全球經濟預期將持續維持成長格局,在此經濟成長、通膨升溫的環境下,能受惠於經濟成長,又有定期收益以因應通膨升溫的實質資產,是有利的投資選擇。
基礎建設 |
包含交通運輸設施、通訊基地台、水電公用事業等 |
房地產 |
包含住宅或商辦大樓、購物中心、物流倉庫等 |
天然資源 |
包含農產品、能源、貴金屬等原物料 |
2022開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,能源及其基礎建設、不動產等實質資產類別展現其需求穩健可帶來的防禦特性,波動相對緩和,能源相關類股甚至上漲。
2022年初不同資類別報酬表現
資料來源:Brookfield,資料期間2021/12/31~2022/2/28。上述科技、必需與非必需消費、標普500、能源等均以標普500各次產業指數為代表;全球不動產以FTSE EPRA Nareit Developed Index為代表;全球基礎建設以 FTSE Global Core Infrastructure 50/50 Index為代表;能源基礎建設以 Alerian Midstream Index為代表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本資料僅供參考,不代表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,不代表絕無風險。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績效或實際之資產配置。
長期來看,實質資產與通膨具高度相關性,在通膨升溫環境下,表現有機會相對突出。
實質資產與通膨相關程度高達73%
資料來源:BOAML,2021/3/25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本資料僅供參考,不代表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,不代表絕無風險。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績效或實際之資產配置。
觀察指數表現,2022年以來實質資產有不錯表現,與主流資產漲多創高、易面臨大幅波動相比,實質資產相對具低基期優勢且持續上升趨勢。
與主流資產漲多創高後易面臨大幅波動相比,實質資產相對具低基期優勢且穩步上升,展現防禦特性。
資料來源︰Bloomberg、宏利投信整理;資料日期:2005/04/30~2022/2/28。各指數代表如下:實質資產指數代表S&P Real Asset Total Return Index;科技股代表Nasdaq指數;再生能源代表S&P/TSX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Technology Index ;美股代表S&P500 Index。其中由於S&P/TSX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Technology Index 之起始日為2010/3/25,故自該日起加入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本資料僅供參考,不代表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,不代表絕無風險。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績效或實際之資產配置。
了解更多